Vmware虚拟机
Vmware Workstation 简称 Vmware
VirtualBox(只能创建一个虚拟机
Linux操作系统
Linux常用的发行版本
操作系统分类
企业级应用操作系统和普通个人操作系统的区别
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
CentOS
桥接模式——虚拟机与本机进行通讯——虚拟机与本机电脑ip设置在同一网段
查看ip地址
ifconfig
eth0:网卡
inet addr:ip地址
Mask:子网掩码
修改ip地址
ifconfig eth0 192.168.0.109/24
关闭防火墙
service iptables stop
Windows
查看ip地址
ipconfig
ping
ping 192.168.0.129
Linxu文件目录
/
Linux系统根目录
/bin
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执行文件(二进制)
/dev
设备文件目录
/etc
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目录(防火墙、启动项)
/home
用户信息存放的目录,用户的默认工作目录
/usr
程序和数据存放目录
/var
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文件:假脱机文件、记录文件、加锁文件、临时文件和页格式化文件等

Linux目录操作命令
pwd
:查看当前所在目录
cd
:打开目录
ls -a
:查看目录下文件
ll
∶以列的方式显示目录下的文件列表mkdir:创建文件目录
rm -rf
:删除文件或目录rm ri:删除文件前询问用户
cp
∶复制文件命令
mv
:移动文件或修改文件名
vi
vi:一款功能强大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器
vi命令
打开文件:vi[文件名]
进入编辑模式: i , a退出编辑模式∶按下Esc键
进入命令模式:“:”
保存并退出:wq或x
退出但不保存:q!
保存w
Linux管理用户权限
用户是指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者
用户组是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户的集合体
UID∶用户唯一标识
GID:用户分组唯一标识
root用户:Linux系统权限最高的用户
Linux命令
查看当前用户
wohami
查看组
groups
查看id
id
useradd lisi
创建新用户
useradd -u 506 wangwu
创建uid为506的新用户
passwd wangwu
修改用户wangwu的密码
usermod -l li lisi
将用户名lisi的名字改为li
usermod -g lisi wangwu
修改组id(gid)李四和王五gid相同
less和more 都可以分页查看文件内容。cat 查看小文件tail -f 是查看文件中变化的内容。Cat命令可以一次显示整个文件;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,$ cat > filename ,只能创建新文件,不能编辑已有文件。但是可以向文件中追加信息。Tree是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。
ls列出所有文件;ls –a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包括以 . 开头的隐含文件。;cat主要有三大功能:一次显示整个文件;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;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。ll不是命令,是ls -l的别名,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属性。
Linux的lognamed的用法。Logname只有两个选项--help:在线帮助;、 --vesion: 显示版本信息。
linux是不能运行window下的可执行文件的,必须借助于wine,针对ZIP包可以使用unzip命令解压,针对RAR包,需要安装RAR for Linux,然后可以使用unrar 命名解压。
查看目录所在分区的空间:df -h查看当前目录目录已经占用了多大空间,进去此目录后:du -sh 。
help命令可以写成:”help Command”、”Command –help”,但是使用”man“命令来查看帮助文档的写法只能是” man Command “
文件操作命令:
x : 从 tar 包中把文件提取出来z : 表示 tar 包是被 gzip 压缩过的,所以解压时需要用 gunzip 解压v : 显示详细信息;
ls是查看目录 cd是改变目录 mv是移动或者更改文件rm是删除文件
获得命令帮助有3种方法:1,使用help命令2,使用“--help”选项3,使用man手册页。
Linux当中文件描述符0表述标准输入设备文件。
若要解压makfile.gz,可以执行“gunzip mkfile.gz”命令,也可以执行“gzip-d mkfile.gz”命令 。
Linux权限操作
权限模式
u,g,o:拥有者,同组用户,其他组用户
+,-:赋予、回收权限
r,w,x:读,写,执行权限
语法 chmod u+X,G+W F01
数字模式
使用三位十进制数表示权限操作
语法 chmod 753 F01
Linux磁盘分区简介及分区
1、磁盘分区简介
硬盘使用前要进行分区。
磁盘分区有主分区、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。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,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扩展分区替换,而且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,在这个扩展分区内可以划分多少逻辑分区。
如果我们预计超过4个分区,那有如下几种分法:
3p+1e或2p+1e或者1p+1e
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,扩展分区不能用,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划分多个逻辑分区,然后格式化(创建文件系统),然后才能存放数据或装系统。
磁盘分区的设备名。
在Linux中,通过设备名来访问设备,设备名存放在“/dev”目录中。
设备名称如下,其他的分区可以以此类推:
- --系统的第一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/dev/hda.
- --系统的第二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/dev/hdb.
- --系统的第一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/dev/sda.---系统的第二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/dev/sdb.分区则使用数字编号表示,如:
- --系统的第一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/dev/hda1。
- --系统的第一块IDE接口硬盘的第3个分区称为/dev/hda3。---系统的第二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/dev/sdb1。---系统的第二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3个分区称为/dev/sdb3。
注意:
1)分区数字编号1~4只能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使用,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
2)SCSI/SAS/SATA/USB接口硬盘的设备名均以/dev/sd开头,不同硬盘编号依次是/dev/sda/、/dev/sdb/、/dev/sdc/ 。。。。。。
3)速度性能 SSD>SAS>SATA
2、Linux系统对分区的要求
1)最少要有/分区。
2)swap(交换分区)的作用:虚拟内存,swap分区的大小=1.5*物理内存容量(num<8G),当内存大于16G,虚拟内存(8~16G即可)
3)建议设置独立的/boot分区
3、分区方案
1)常规分区方案
/boot 100M
swap 1.5倍物理内存
/ 剩余硬盘大小
2)DB及存储:有大量重要的数据
/boot 100M
swap 1.5倍物理内存
/ 50~200G
/data/ 剩余硬盘大小,放数据的
3)门户
/boot 100M
swap 1.5倍物理内存
/ 50~200G
不在进行分区,保留,将来哪个把分用,就自己根据需求再分<=灵活
环境变量
Linux中环境变量包括系统级和用户级,按生存周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:永久的:需要修改配置文件,变量永久生效,二是:临时的:使用export命令声明即可,变量在关闭shell时失效
环境变量的查看
1.使用echo命令查看单个环境变量。例如:
echo` `$PATH
2.使用env查看所有环境变量。例如:
env
3.使用set查看所有本地定义的环境变量。
常用的环境变量:
PATH
决定了shell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
HOME
当前用户主目录
HISTSIZE
历史记录数
LOGNAME
当前用户的登录名
HOSTNAME
指主机的名称
SHELL
当前用户Shell类型
LANGUGE
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,多语言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
MAIL
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
PS1 `基本提示符,对于`root`用户是`#`,对于普通用户是`$
交换分区
Linux 的交换分区(swap),或者叫内存置换空间(swap space),是磁盘上的一块区域,可以是一个分区,也可以是一个文件,或者是他们的组合。交换分区的作用是,当系统物理内存吃紧时,Linux 会将内存中不常访问的数据保存到 swap 上,这样系统就有更多的物理内存为各个进程服务,而当系统需要访问 swap 上存储的内容时,再将 swap 上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,也就是常说的 swap out 和 swap in。
第一个方法(使用 fdisk 命令)
通常,系统的第一块硬盘会被命名为 /dev/sda,而其中的分区会命名为 /dev/sda1 、 /dev/sda2。 本文我们使用的是一块有两个主分区的硬盘,两个分区分别为 /dev/sda1、 /dev/sda2,而我们使用/dev/sda3 来做交换分区。
首先创建一个新分区,
$ fdisk /dev/sda
按 n 来创建新分区。系统会询问你从哪个柱面开始,直接按回车键使用默认值即可。然后系统询问你到哪个柱面结束, 这里我们输入交换分区的大小(比如 1000MB)。这里我们输入 +1000M。
现在我们创建了一个大小为 1000MB 的磁盘了。但是我们并没有设置该分区的类型,我们按下 t 然后回车,来设置分区类型。
现在我们要输入分区编号,这里我们输入 3,然后输入磁盘分类号,交换分区的分区类型为 82 (要显示所有可用的分区类型,按下 l ) ,然后再按下 w 保存磁盘分区表。
再下一步使用 mkswap 命令来格式化交换分区:
$ mkswap /dev/sda3
然后激活新建的交换分区:
$ swapon /dev/sda3
然而我们的交换分区在重启后并不会自动挂载。要做到永久挂载,我们需要添加内容到 /etc/fstab 文件中。打开 /etc/fstab 文件并输入下面行:
$ vi /etc/fstab
/dev/sda3 swap swap default 0 0
保存并关闭文件。现在每次重启后都能使用我们的交换分区了。
第二种方法(使用 fallocate 命令)
我推荐用这种方法因为这个是最简单、最快速的创建交换空间的方法了。fallocate 是最被低估和使用最少的命令之一了。 fallocate 命令用于为文件预分配块/大小。
使用 fallocate 创建交换空间,我们首先在 /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swap_space 的文件。然后分配 2GB 到 swap_space 文件:
$ fallocate -l 2G /swap_space
我们运行下面命令来验证文件大小:
$ ls -lh /swap_space
然后更改文件权限,让 /swap_space 更安全:
$ chmod 600 /swap_space
这样只有 root 可以读写该文件了。我们再来格式化交换分区(LCTT 译注:虽然这个 swap_space 是个文件,但是我们把它当成是分区来挂载):
$ mkswap /swap_space
然后启用交换空间:
$ swapon -s
每次重启后都要重新挂载磁盘分区。因此为了使之持久化,就像上面一样,我们编辑 /etc/fstab 并输入下面行:
/swap_space swap swap sw 0 0
保存并退出文件。现在我们的交换分区会一直被挂载了。我们重启后可以在终端运行 free -m 来检查交换分区是否生效。
权限分析
人分类: linux:在linux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,不能独立于组外。在linux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、所在组、其它组的概念。
所有者:一般为文件的创建者,谁创建了该文件,就天然的成为该文件的所有者
用ls ‐ahl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者
也可以使用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的所有者
文件所在组:当某个用户创建了一个文件后,这个文件的所在组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组
用ls ‐ahl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组
也可以使用chgrp 组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所在的组
其它组:除开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,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
添加组的命令: groupadd 组名 。 (在root管理权限)
查看Linux信息
查看Linux中所有组的信息: cat /etc/group 。
创建用户,并同时指定将该用户分配到哪个组里: useradd -g 组名 用户名。 (在root管理权限)
查看linux中所有用户的信息: cat /etc/passwd 。
更改某个用户所在的组: usermod -g 组名 用户名。 (在root管理权限)
权限含义详解:
权限分为三种: r 代表可读,用4表示。 w 代表可写,用2表示。 x 代表可执行,用1表示。
- rw-r--r-- 的解释如下, :
第一位的‘-’ 代表文件类型。 【'd' 代表目录,'|' 代表链接】。
第二位到第四位的‘rw-’,代表该文件的所有者对该文件的权限。
第五位到第七位的‘r--’,代表该文件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对该文件的权限。
第八位到第十位的‘r--’,代表其他组的用户对该文件的权限。
chmod命令
使用例: chmod 760 目录/文件
意思是 :
给该目录/文件的所有者对该目录/文件赋予rwx权限7,
给该目录/文件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对该目录/文件赋予rw-权限6,
给其他组的用户对该目录/文件赋予---权限0。
chmod 755 abc :赋予abc权限rwxr-xr-x。
chmod u=rwx,g=rx,o=rx abc :同上 u=用户权限 g=组权限 o=不同组其他用户权限。
chmod u-x,g+w abc :给abc去除用户执行的权限,增加组写的权限。
chmod a+r abc :给所有用户添加读的权限。
改变拥有者(chown)和用户组(chgrp)命令
chown leixiaotianabc :改变abc的拥有者为leixiaotian。
chgrp root abc :改变abc所属的组为root。
chown root ./abc : 改变abc目录的所有者是root。
chown -R root ./abc :改变abc目录及其下面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的所有者是root。参数-R 是递归的意思。
CHMOD
U文件所有者
G文件所在组用户
O其它用户
RWX=421 三个位可以相加,权限叠加 读权限是4,写是2,读写权限是6
chmod U+R install.log 给install.log授读的权限
chmod u=rw install.log给install.log授读写的权限
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
chmod 666 install.log给install.log给所有者用户,组用户,其它用户全部授读写权限
chmod -R 666 test 给test文件夹所有者,组用户,其它用户全部授读写权限,test文件夹和子文件夹拥有同样的授权,注意-R必须大写
改变权限的命令
chmod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
chmod 755 abc:赋予abc权限rwxr-xr-x
chmod u=rwx,g=rx,o=rx abc:同上u=用户权限,g=组权限,o=不同组其他用户权限
chmod u-x,g+w abc:给abc去除用户执行的权限,增加组写的权限
chmod a+r abc:给所有用户添加读的权限
查看Linux中所有组和用户的信息详解
Linux登陆需要用户名、密码。/etc/passwd 文件保存用户名。登录linux时,Linux 先查找 /etc/passwd 文件中是否有这个用户名,没有则跳出,有则读取用户名的user ID 、 group ID 、用户名对应的根目录路径以及所使用的 shell ,最后在 /etc/shadow 中核对该 UID 对应的 PWD 是否正确,正确则登录到该用户的 shell。
1.1 /etc/passwd详解:
root❌0:0:root:/root:/bin/bash
用户名:密码X:用户id0:组id0:描述信息root:用户根目录/root/:用户登录后的shell
x 是表示此处为空;采用shadow passwd,影子密码
帐号名:用户名称,root 是系统默认最高管理员用户。
密码:由于密码保存在 /etc/shadow 文件,所以这里用 “x” 表示,如果没有设置口令,则该项为空。
用户ID:系统内部用户的唯一标识ID,其中用户 ID 有以下几种:
0 代表系统管理员,如果想建立一个系统管理员,可以先建立一个普通帐户,再将其用户ID改为 0 。1-500 系统预留 ID,500 以上是普通用户 ID。
组ID:用户组标识 ID ,/etc/group 有关。
描述信息:帐号的描述。
用户根目录:用户登录起始目录,登录系统后首先进入此目录。root 用户默认是 /root,普通用户则是 /home/用户名。
用户登录shell:用户登录系统后使用的 shell。
1.2 /etc/shadow详解:
早期的 unix 系统,用户帐号、密码都保存在 passwd ,即使密码以密文方式保存在 passwd 中,但 passwd 文件对所有用户可读,存在安全隐患。现在 Linux 使用“shadow”保存密码的密文,使用passwd文件保存用户帐号信息。“shadow” 文件只有管理员用户才可以访问。
cat /etc/shadow | tail -4
[root@localhost ~]# cat /etc/shadow | tail -4tcpdump:!!:16820::::::avahi-autoipd:!!:16820::::::oprofile:!!:16820::::::unbound:!!:16897::::::
总共9个字段
root:ZowvYCeU$ZCF.3th3FJNEoAB2EZoHw.:16821:0:99999:7:::
帐户名称:用户名称,和 passwd 的意思相同。
密码: 用户密码的密文。
密码栏的第一个字符为 “” 表示这个用户不能登录,如果不想让此用户登录,在他前面加个“” ;
第一个字符为“!”,则表示该用户被禁用,新创建的用户还没密码时就是禁用状态,使用“!!”表示;
第一个字符为“空”,表示用户没有密码,登录时不需要密码。
上次改动密码的日期:密码的最后更改日期,为什么是 15181 ?因为 Linux 计算日期是以1970年1月1日作为1,1971年1月1日就是366,因此推导我修改密码的日期表示为 15181。
密码不可被改动的天数:表示多久后才可以改密码。“0” 表示可以随时更改。
密码需要重新更改天数:必须在这个时间内更新密码,否则帐号将会暂时失效。99999,表示密码不需要更新。
密码变更期期限快到前的警告期:帐号密码失效期限快到时,系统依照这个字段设定,发出警告,提醒用户密码将过期请更新密码,默认是 7。
帐号失效期:如果过了警告期没有更新密码,使得密码失效,并且用户在这个字段限定的时间内没有向管理员报告,让帐号重新激活,这个用户将暂时失效。
帐号取消日期:这个字段也使用1970年以来的日期计算方法,表示用户在此字段规定的时间之后将无法再使用。
保留:保留字段。
1.3 /etc/group 详解:
从第一行开始分析,一共有四项,依次为:
雷小天博客
组名称: 用户组名称了。
组密码: 一般不需设定,很少使用群组登录。但这个密码也保存在 /etc/shadow 中。
组ID: 用户组ID。
支持帐号的名称: 这个群组的所有帐号。如果你想让david用户属于root这个群组,在第一行最后加上 “,david” 注意添加的时候没有空格。
Comments | NOTHING